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“24交14直”,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,变电换流容量3.4亿千伏安,总投资3800亿元。2022年,国家电网公司计划开工‘10交3直’共13条特高压线路。特高压项目核准提速,规划的项目有望全部核准,预计未来四年特高压建设规模空前。
在碳达峰、碳中和背景下,加强网架建设,尤其是特高压建设,可有效解决我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、跨省跨区大范围调配的难题。交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措施,将成为“十四五”电网重点投资方向。
需加强跨省跨区通道建设
我国制定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提出,建设雅砻江流域、松辽、冀北、黄河几字弯、金沙江上游等清洁能源基地和广东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等海上风电基地。以清洁能源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为代表,“十四五”期间,预计新能源重点开发地区包括新疆、云贵、藏东南、青海、甘肃、蒙西、东北等地区,距东部负荷中心长达1000-3000公里。实现长距离能源外送,作为电力“快递”的特高压直流扮演着重要角色。在西部地区、北部地区,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,要科学规划、布局一批以新能源为主的电源基地和电力输送通道,实现新能源电力全局优化配置。
随着新能源大基地的不断推进,存量特高压直流线路逐渐打捆完毕,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特高压直流线路将围绕着大基地建设。
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清洁能源资源禀赋突出,将长期作为我国特高压的主要送端。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解决清洁能源的消纳利用问题,特高压既能够支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,还将发挥跨区调节互济的作用,随着新能源渗透率逐渐提高,采用更加灵活优化的运行方式,挖掘不同区域新能源出力及负荷需求的时序互补性,实现跨区域调峰和备用。
特高压和跨省跨区输电工程大规模启动后,新能源消纳问题有望得到缓解。以华中电网为例,±800千伏雅中-江西特高压直流、陕武特高压直流和1000千伏南昌-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去年集中投产,尤其是±800千伏雅中-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具备输送460万千瓦能力,有效缓解了度夏期间华中及江西电网供电紧张局面,同时缓解了四川电网丰水期弃水压力。1000千伏长沙-南昌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后改变了湖南、江西末端电网的格局,鄂湘赣三省形成“三角形”联络新格局。
随着国内网架日趋完善,变电站之间电气距离逐渐缩短,最有效的链接方法是采用柔性直流技术进行区域电网背靠背互联,提高电网电力交换及事故支援能力,并缓解交直流互相影响、缩小交流故障影响范围。
启动新一轮特高压线路建设
国家今年将大规模启动新一轮特高压建设,并且建设规模空前。自从2006年我国探索特高压示范工程开始,到目前已经历三轮大发展。第一轮是2011年至2013年,规划建设“三横三纵”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项直流输电工程,形成大规模“西电东送”“北电南送”格局;第二轮是2014至2016年,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的建设,推进9条特高压线路建设;第三轮是2018年至2020年,作为“新基建”投资托底经济,特高压迎来快速发展。
目前,国家电网公司正在规划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,这是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的重要输电通道,将满足川西水电外送需要,提高成渝双城经济圈供电保障能力,保障川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。按照规划,建设甘孜—天府南—成都东、天府南—重庆特高压交流工程,其中四川新建甘孜、天府南、成都东特高压变电站3座,重庆新建铜梁特高压变电站,新增变电容量2400万千伏安。
有效拉动上下游产业
特高压不仅能有效支撑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,助力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实现,同时还可提高东中部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。此外,特高压投资规模大、产业链长,建设特高压项目能够有效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,促进经济增长。
特高压产业链除了将促进变压器、高压电气开关设备、线缆等输变电设备企业的发展,还可以对新材料、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,对依托5G推动物联网、芯片等高新技术发展也将起到推动作用。